首页 台钓 浮漂的结构是怎样的,浮漂不同部分的用途

浮漂的结构是怎样的,浮漂不同部分的用途

浮漂的结构分为三部分,从下到上分别为,漂脚、漂身、漂尾。 1、漂脚,漂脚有粗细、长短之分,漂脚的材质主要是碳脚、玻璃纤维脚,这些材质没有浮力,所以这种漂脚不宜过粗,以免降低漂的浮力…

浮漂的结构分为三部分,从下到上分别为,漂脚、漂身、漂尾。

1、漂脚,漂脚有粗细、长短之分,漂脚的材质主要是碳脚、玻璃纤维脚,这些材质没有浮力,所以这种漂脚不宜过粗,以免降低漂的浮力。

浮漂入水以后翻身站立的速度和漂脚的长短有很大的关系,漂脚越长,浮漂站立翻身的速度越慢,漂脚短浮漂翻身站立就快。浮漂翻身快慢直接影响到上鱼的速度,若是池塘中鱼较多,建议使用翻身较快的浮漂,上鱼快。翻身快的浮漂也适用于竞技钓。而翻身较慢的浮漂适合在鱼活动量不大,密度小的水域,或者开钓时诱鱼阶段使用。

漂脚粗细也会影响到浮漂的灵敏度。漂脚有一定的重量,会减弱漂身的浮力。此外粗漂脚切水性差,也会影响浮漂的灵敏度,建议使用漂脚较细的浮漂。

2、漂身,漂身就是浮漂的中间部分。

漂身有长短、粗细之分。漂身粗细不仅决定了吃铅的大小、还决定了漂分水的阻力。细身漂吃铅小,在水中运动阻力也小,翻身站立速度也快,钓轻口鱼和钓底时常用细长漂身的浮漂。相反漂身粗,浮力大,吃铅量也大,钓浮时通常会选择漂身较粗的浮漂。

漂身的长短,长身浮漂吃铅多,相对体积大,水阻大,翻身速度慢,稳定性好,灵敏度较差,适合钓大鱼。短身漂稳定性不如长身漂,但灵敏度高,能体现出细小的鱼讯。

漂的形状和钓鱼也有很到的关系,细长的浮漂多用于垂钓滑鱼,枣核形浮漂多用于垂钓容易上钩的鱼,锥形(上细下粗)浮漂稳定性好,多用于钓浮或者在有风浪的水域垂钓。

3、漂尾,浮漂漂身上面的部分即为漂尾。漂尾有一定的目数,钓鱼人通过目数的变化来观察鱼情,确定提竿时机。

漂尾可分为硬尾(实心尾)和软尾(空心尾)。硬尾多采用碳纤维、玻璃纤维材质,灵敏度较高,浮漂下顿幅度较大,反应信号灵敏,使用时应注意浮漂过于灵敏会产生一些虚假信号。软尾主要是塑料材质,相对比硬尾漂更稳定一些。

站点部分内容来自网络,不代表垂钓天地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 https://www.fishingwld.com/archives/922
上一篇
下一篇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返回顶部